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受到教育心理学家关注了,Covington教授于1984年提出自我价值理论,他之所以提出这个理论主要是试图对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为何逃避失败”、为何不愿付出努力“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回答,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点:
(1)学习动机的核心是逃避失败以维护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这个理论的假设就是人天生就有维护自我价值的倾向。我们从小就知道成功能获得认可和赞扬,从而提升了人的自尊,使人产生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但是获得成功需要一定的能力的支持,这就使成功、能力和自我价值感三者形成了前后因果的连锁关系。
于是我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知:有能力的人容易成功,成功又能带来巨大的自我价值感;相反失败则代表能力不足,这会损伤自尊,威胁自我价值感。而在学校中,获得好成绩就代表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好成绩,所以就会存在一些学生不努力学习从而避免失败维护自我价值感的现象。
(2)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而不是努力
人们对失败作出解释时,通常是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够,但是在对成功作出解释时,则更倾向于解释为自己具有出众的能力而不是因为过多的努力。并且付出较少努力的成功被看做得更有价值。因此,有能力,较少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能力,是保持积极自我形象的最重要的因素,成功更多地被视为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
(3)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人们有得到赞同和认可的需要,也有拒绝和否认失败的倾向,这就导致自我知觉和自我价值之间会存在一个冲突,为了解决这个冲突,个体会形成一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自我价值动机,所以自我价值就成了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力。这样能解释为什么学生会那么努力用功追求好成绩,是因为他渴望获得好成绩从而得到赞扬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上面是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下面介绍一下这个理论的四象限动机模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O(∩_∩)O~~
所有人的学习动机可以用两种驱力来描述:追求成功的驱力和避免失败的驱力,而这两种驱力都有高低之分,因此就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
这几种类型都有哪些特点呢?大家可以自行对号入座。。。
第一种:高趋高避型。
这种动机的学生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他们对人物既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但焦虑引起并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注意,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表面上,他们追求成功、努力学习、聪明能干,但事实上他们又严重受到紧张、冲突的精神困扰。为了成功而又掩饰自己的努力,他们中就出现了一种“隐讳努力”的现象。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的努力。这样成功时,他们的成绩更有价值,更能说明他们的能力过人,而在失败时,也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很好的理由,就是没好好努力,从而不会被认为是无能。这种学生被称为“过度努力者”。(这一种就是题主问题中的那一种)
第二种:高趋低避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具有无穷的好奇心,他们就是喜欢学习,他们能很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发展自己,这种学生通常也表现的自信机智,他们会把失败解释为自己努力不够,从而会更加努力。成功时,会解释为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共同的作用。他们被称为“成功定向者”。
第三种:低趋低避型。
这种学生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失败羞愧的恐惧,并且他们内心很少有冲突,同时他们很少学习或者直接放弃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有些事真正的漠不关心,因为觉得课程对自己根本无用;也有些漠不关心是因为隐藏着反抗,也防止了对自己无能的评价。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作“失败接受者”。
第四种:低趋高避型。
这类学生认为逃避失败比期望成功更重要,为了避免失败的恐惧,而又不至于被别人认为是无能的,他们就会采取自我妨碍的策略,失败了可以为自己找一些借口。他们被称为“逃避失败者”。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学习动机,可能会有两个因素:
1、学生所持有的能力观不同,关于能力观总共有两种类型,即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前者认为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与生俱来的特征,个人无法控制的,多努力就是低能力的表现。后者认为能力是由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能所构成,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身的能力,脑子会越用越灵。如果学生是持有能力实体观,然后这个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又缺乏自信,那么就很容易选择逃避困难放弃努力,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已经固定且有限,即使我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费,反而还会被认为是能力低的表现,所以一些学生直接放弃努力,还有一些学生会采取“假努力”的措施来掩人耳目,比如给自己设置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故意拖延时间等等,从而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和你的借口。
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让学生转变能力观,把能力观转变为能力增长观,那就要让学生切身感觉到能力是可以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而增长,此外,让学生知道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的形式多种多样,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专长,并及时给予奖励。作为个体可以反思自己的能力观是否是消极的实体观,如果是的话,可以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能力观。
2、竞争的学校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功只是少数,并且奖励制度也只是奖励给少数人,导致大部分学生被认为是失败者,而且过多的使用的是外在奖励,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这件事产生了过度理由效应,比如学习就是为了的第一得到奖励,从而扼杀了内在动机,比如学习就是因为自己感到开心等内在动机。
这种竞争性的教育机制会使得学生之间发生嫉妒性的比较,就会产生过多地将评价和能力差异联系起来,从而才会出现一些学生采用一些歪曲的策略欺骗自己,制造一些借口推卸失败的个人责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实行小组合作制,降低竞争性。
(来源:壹心理网站 作者:马晓莉,心理学在读博士生)